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支持 > 技术文章

降低污水COD排放量研究

发布时间:2018/11/1   点击次数:

降低污水COD排放量研究

摘要:为了达到国家总排CODcr≤90mg/L的新标准,对某企业制糖造纸厂的设备和工艺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改良,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,达到了预定效果。

关键词:造纸废水;设备;工艺

1 引言

造纸工业是一个耗水大户,排放的废水量很大,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当严重。其特点是废水量大,CODcr高,废水中的纤维悬浮物多,而且含二价硫,带色,并有硫醇类恶臭气味。造纸废水主要有3个来源:制浆废液(黑液)、中段水、纸机白水。造纸废水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,其污水排放量占工业废水的1/6,CODcr占1/4,因此造纸废水的处理备受社会的关注。

由于地处市中心,环保压力大,制糖造纸厂每年环保投入费用约1000万元,如何降低造纸废水处理费用,保证污水达标排放,是该厂的当务之重,为了降低污水COD的排放量 ,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分析 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,最终保证达标排放。

2 掌握现状

通过对2011年4~5月份总排COD的排放量进行了跟踪调查,发现总排污水的COD平均为106mg/L,均达不到要求。

3 查找症结

为了查清症结所在,掌握导致污水COD排放量偏高的原因,通过对 2011年4~5月《废水处理日报表》进行调查,对影响污水COD排放量偏高的各类问题进行了统计, 发现 “进水口COD过高”和“机械故障高”是导致“污水COD排放量偏高”的症结所在,因此降低污水COD排放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通过对“进水口COD过高”和“机械故障高”的进一步探讨、分析验证,确认影响污水COD排放量偏高的主要因素有:①滤泥没有及时抽排;②管道经常被腐蚀;③氧化池曝气膜老化。

4 制定对策

要因一:滤泥没有及时抽排。

对策:专人转岗及时抽排滤泥。

目标:均调池SS去除率提高到50%~80%。

措施:①工段长、班长要加强对铲渣岗位工的监督,及时督促他们冲渣、铲渣;②水塘江工段长要安排专人专岗,班班抽滤泥;③工段长、班长监督巡检,保证抽泥制度的认真执行;④化验室不定期抽查,及时监测均调池SS的波动。

要因二:管道经常被腐蚀。

对策:及时更换已漏、老化的管道。

目标:保证生产100%正常运转。

措施:①厌氧工段的全部管道换成PE管;②及时更换水塘江污水站空气压缩机到气浮池的管道;③及时更换水塘江污水站制药间至均调池提升泵的管道;④将水塘江污水站氧化池通曝气膜的管道进行更换。

要因三:氧化池曝气膜老化。

对策: 及时更换已漏、老化的管道。

目标:保证生产100%正常运转。

措施:①工段长及当班人员要不定时巡检及保养;②化验室不定期抽查,及时了解氧化池含氧量情况;③为提高菌种活力,就近购买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。

5 对策实施

实施一:专人专岗及时抽排滤泥。

从2011年7月5日开始,安排专人专岗,保证24h抽滤泥;工段长、班长加强对铲渣岗位工的监督,及时督促他们冲渣、铲渣,并保证抽泥制度的认真执行;化验室不定期抽查,及时监测均调池SS的波动。通过统计,发现2011年7月23~30日均调池SS去除率的平均值为57.00%,达到了目标值50%~80%之间。

实施二:管道经常被腐蚀。

2011年7月5日起,厌氧工段的全部管道换成PE管;水塘江污水站更换空气压缩机到气浮之间的管道;更换水塘江污水站制药间至均调池提升泵的管道;将水塘江污水站氧化池通曝气膜的管道进行更换。

实施三:氧化池曝气膜。

由图1、图2可知,更换新的氧化池曝气膜后,曝气效果明显得到改善。

2011年7月起,工段长及当班人员要不定时巡检及保养,以保证氧化池内氧气的均衡供给;化验室不定期抽查,及时了解氧化池含氧量情况及镜检菌种活性;为提高菌种活力,就近购买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30t,保证氧化池的污泥浓度;合理投加营养盐,使活性污泥健康生长。通过统计,发现2011年7月23~30日氧化池溶解氧的平均值为3.3mg/L,达到了目标值2~4mg/L。

6 效果检查

(1)通过统计2011年7~10月份的各流程COD平均值为64mg/L,总排污水水样COD降到了90mg/L以下。

(2)直接经济效益。

2011年1~4月措施实施前:总排污费用=227789×0.7=159452元,

2011年7~10月措施实施后:总排污费用=107158×0.7=75011元。

通过比较,发现为厂节约排污费:159452-75011=84441元

7 结语

通过本次技术改进,总排口CODcr不仅能达到国家新排放标准,而且污水处理能力和设备运行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,同时加强了员工的合作精神,增强了工段全体职工的环保生态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。

随着节能环保口号的提出和行业对自身要求的不断提高,越来越多的造纸废水处理技术被研发并投入使用,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,应当从处理效果、能源消耗、可操作性、节省成本等多方面出发,突破废水处理的局限性,以求达到社会、经济、环境协调发展的伟大目标。